李道先,男,1950年2月出生,1998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曾先后担任民建恩施州直二支部第一任主委、民建恩施州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现为恩施州今大集团董事长。
参政履职,积极推动恩施中药材产业发展
在履行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职责的过程中,他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联系自己在事业发展中的思索和经验,形成一系列参政议政的建议和提案,得到了州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药材产业的大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中国本草在全世界有史以来都是举足轻重的,上个世纪末我国中药材在全世界药材市场占有比却不足5%。恩施作为华中药库,迄今为止发现了共有2088种药材,而形成产业走入市场的很少很少,有一定商品量的仅仅40至50种。针对这种现状,在他担任两届恩施州人大代表、两届恩施州政协常委期间他与多名民建会员、民建政协委员、民建人大代表多次在州“两会”上积极发言,撰写的《关于加快我州药业产业发展的提案》被政府采纳,推动恩施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成立了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一建议,使中药业产业作为恩施支柱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了全州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
产业扶贫,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李道先深知扶贫不仅仅是给钱和资助,而应该“授之以渔”,从思想上进行扶持与引导。他提出了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的建议,引导农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资源,种植具有独特性、地域性等特点的高品质、高价值的道地药材。
恩施地区拥有如此繁多的道地药材品种,如果都能形成规模,那一定是体量庞大的产业。于是,他高薪聘请药材、农技方面的科研人才到集团下属公司硒都科技园开展中药材种植研究,一边把研究成功的成果、技术拿出来教农民种植,回收其产品。一方面输出技术支持,一方面订单式发展种植,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药农真正实现了长久脱贫。
2002年开始他将盈利丰厚的房地产行业大部分收入转入中药材产业布局,在全州建立道地中药材种源、种植、加工示范基地。2008年公司的玄参基地获得国家GAP认证,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认证的玄参基地,也是湖北省第一家获得国家GAP认证企业。
2016年,今大集团在巴东县南荒岭村开展中药材扶贫示范种植500亩,企业投入资金30万元,政府项目资金20万元,带动整个村128户农民开展玄参种植。当年500亩玄参,改入150万元。村民共种植260亩,收入75万元。当时,当地村民种植1亩玉米或土豆等传统农作物,收入不超过1000元。而这100余户药农,当年每户约增收3600元。
2012年开始,集团在巴东县大力投入产业扶贫资金,在巴东县绿葱坡镇、茶店子镇、13个村开展玄参、独活等中药材产业帮扶。采用“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共计种植中药材24000余亩,涉及药农近万人,带动中药材区域产值超过2亿元。
2010年,集团投资1500万元在巴东县修建中药材标准仓库、加工车间和综合办公楼。目前每年使用周边闲散农民工超过1500人次,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月。
薪火相传,儿女接力扶贫事业
他深知,要将他在民建先贤身上学到的知识和抱负传承下去,要将民建的宗旨传承下去,要将企业传承下去,接班人必须要在民建组织的洗礼后方可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他深思熟虑后正式向组织推荐一双儿女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儿子李壮同志继续深耕贫困山区脱贫产业,战斗在精准扶贫第一线。积极与当地政府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在全州4个县市、7个乡镇建中药材基地3万亩,合作、自建13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药农超3万人,实现年综合效益4亿元以上,每位药农年增收超过10000元。近五年来,累计向登记在册的1700余贫困户发放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开展技术培训等投入1100余万元。
如,2018年在恩施市下塘坝村,与村委会成立的合作社,共同种植大黄100亩,公司投入7万元种苗款,村委会投入集体土地100亩。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5万元。
又如,为巴东县1500户贫困户、为恩施市150户贫困户、咸丰县70余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种苗、肥料等,并为他们定制种植计划,签订高于市场价格5%的产品回收协议。
女儿李少全力推动救助贫困儿童和帮扶贫困学生。10年来,李少和她的团队致力于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教育扶贫——“助学扶贫 为爱筑梦”项目,通过恩施义工协会为贫困儿童搭建平台,链接社会爱心资源。现每年资助学生达到343人,每年资助学生生活费80多万;共计帮扶贫困失学儿童3000余人、救助贫困家庭患病儿童100余人。实施医疗扶贫——助医行动,团队联合中华儿慈会“9958”对全州0—16周岁患重大疾病和重大意外受伤的儿童开展绿色通道救助项目。已累计救助42个小孩,筹集资金286余万元。
每年民建恩施州委主要领导都会看望李道先,这个时刻他回忆民建过往最多的时刻。他总说在民建中收获的能量、友谊、发展,每一份恩义,每一滴汗水,都在丰富人生、深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