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自足本职岗位 在学思践悟中成长

信息来源:李思宁   发布时间:2021-01-07   浏览次数:3489

我于2019年9月入职,至今已经快一年半了,回顾这一年多的工作生活,在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自己成长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

我在省委会宣传部,日常的主要工作是撰写信息报道,整理编辑各类信息稿件,管理更新省委会网站,向民建中央、省委统战部、省政协、湖北日报等方面报送信息,协助编辑校对《湖北民讯》,推送手机周报、微信公众号等。2020年省委会网站等媒体共发布信息2000余条,向各方面报送信息800余条。每天日常的固定工作容易沦为机械动作,所以我也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根据各方面的用稿需求和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素材收集和投稿。今年从疫情开始,会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典型人物,我们在网站和公众号上及时开辟会员风采专栏,宣传树立典型人物,效果挺好,地方组织的投稿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因为参加工作年限不长、经验不足,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工作不好开展,特别是宣传工作,有时候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随着与各市州组织的联系逐渐增加,对他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对各个地方的亮点工作逐渐了解,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约稿,比如武汉会员众多、层次高,可以多约会员风采类的稿件;宜昌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得好,可以多约社会服务经验总结类稿件;随州、荆门典型树立的好,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等等。

除了日常的宣传工作,我还参与了很多其他工作,如去年庆祝三个70周年系列活动和省两会服务,今年纪念民建成立75周年活动,以及跟着课题调研组去企业、市州调研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写作能力、组织服务能力以及与会员的沟通能力都有所提升。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机关,能够外出接触会员的机会不多,所以每次机会都很难得,包括参加我们部门联系的省直支部的活动也是,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听到不同行业会员的心声,也能更真切了解到我们的会情,更好的开展工作。

我于2019年12月30日加入民建,正式成为民建组织的一员。加入民建之后,对于会的事业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党派机关从属于党派组织,它的从属性决定党派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我们是专职的党派工作人员,但是我们联系的会员来自社会各界,大多是双岗建功,工作繁忙,很多会员对于会的事业,比如参政议政、社会公益、理论研究还有会员之家建设等真是全凭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对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和理解。要时刻揣着一颗“服务员”的心,坚持以“德”为重,以“诚”求信,有针对性、有技巧地开展工作,用更加灵活的工作策略和交流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和会员沟通思想、结交朋友,搞好团结。和会员成为朋友之后,工作会开展的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既能凝聚会员的智慧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组织也成为会员个人发展坚强的后盾。

这一年工作下来,我能比较快的适应自己的本职岗位,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在自己参与课题调研后才发现,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及有广而精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在这方面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还有比如疫情发生之后,我就近下沉基层,协助当地村委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下沉之初,由于经历较浅,往往在面对群众的质疑和问询时不知所措,与基层干部们游刃有余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后来经过反复磨炼,情况才有所好转,下沉的经历让我明白很多知识能在书本上学到,还有很多知识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接触的越多,越感到本领恐慌,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多看书、多调研,多和经验丰富的同事们以及各行各业的会员们交流,努力提升自己,争取能胜任各项工作,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