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城的爱心行动,一份坚守十三年的新年梦想,在无数宜昌民建人爱心接力下,累计让一万多人次残疾人圆上“新年梦想”。在2020年春节来临之前,这场坚守了十三年的“残疾人圆梦活动”再次拉开序幕。爱心点燃了爱心,梦想照亮了梦想,如今越来越来的民建会员主动加入到这个爱心行列中,越来越多的残疾朋友受惠于这个活动。
民建会员发起的爱心活动
2007年的冬天,时任三峡商报副刊部主任的佟茜洁接待一位特殊的读者,葛洲坝党校一位肢残女老师来到报社,向她讲述许多残疾朋友过年很困难,好多心愿无法达成的情况。佟茜洁随同她走访几家残疾人家庭,亲眼目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深受触动,夜不能寐,由此萌生了举办为残疾人圆梦活动的想法。在她的亲自策划和积极倡议下,市残联和三峡商报推出专版来报道这场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刚刚成为宜昌民建会员的佟茜洁向民建宜昌市委领导建议,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民建宜昌市委率先为残疾朋友捐赠一万元的善款和几百件衣服,极大激发了市民们的爱心。从街道到社区、从企业到商家、从学校到家庭,从市民到孩子,从读者到记者……一拨又一拨的人加入爱心大军,当年共捐助269名残疾人家庭,在宜昌城掀起一场助残圆梦大行动。
当年年底,时任宜昌市副市长廖达凤对这次活动亲笔做出批示,她写道:活动很好,有特色、有影响、有实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助残热情,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现实困难,受到了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宜昌民建坚持助残13年
在三峡商报工作的期间,每年春节来临前,佟茜洁就主动策划这个爱心活动。接下来的几年,她走访无数残疾人的家庭,结交无数残疾朋友,采写、编辑无数动人心弦的稿件。兼任民建宜昌市委会宣传教育部部长的她利用会员身份,将这份社会责任传递到会员群体中,得到民建宜昌市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民建会员的积极响应。连续10多年,共有200多名宜昌民建会员帮助1000多名残疾朋友圆了新年梦想。
从一对一的个人帮助,到一到一的群体帮扶,宜昌民建在助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力量。
2009年,民建宜昌市委会得知宜昌市肢残人协会和葛洲坝东湖社区正探索利用手工劳动促进受托养的残疾人实现劳动权利的情况后,由主委王应华亲自倡导,民建宜昌市委、市残联和葛洲坝街道办事处共同商议实施“金手指”工程。民建宜昌市委投资5万元购买原辅料,街道办事处落实场地、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担任技术人员,市肢残人协会安排残疾人专职委员外出学习、确定生产产品,并共同签订长期帮扶协议,形成了以葛洲坝街道办为中心的残疾人庇护性劳动基地。在“金手指”工程的影响下,宜昌市十多家寄宿型和日间照料型托养机构相继开展了庇护性劳动,100多名重度残疾人参加服装整理、工艺品编织、办公用具制作和起瓶器制作劳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仅宜昌市西陵区残疾人就业人数已近8000人。民建宜昌市委会也已连续多年助力残疾人“金手指活动”,鼓励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残疾人重新走向了希望的田野。
宜昌民建从参与方成为主办方
今年12月22日,由宜昌市残疾人联合会、民建宜昌市委会、宜昌市妇联、三峡商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圆残疾人新年梦想”活动再次启航。这一次,宜昌民建不再是参与方,而是主办方。在启动仪式上,民建宜昌市委会副主委孟美蓉与其他主办方领导共同启动水晶球,开启第十三届“圆残疾人新年梦想”爱心助残活动。
在当天的活动仪式上,民建宜昌市委率先捐献了2万元,多名民建会员主动认领“梦想”,许多会员企业也积极参与,涌现了无数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定格了许多让人感怀的瞬间,在全城上下又掀起了扶残助残的热潮。
今年宜昌市残联负责这个活动的,是宜昌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牵头负责人胡丽玲,她是宜昌民建的优秀会员和双岗建功标兵。活动开展后,许多民建会员自发的参加,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份梦想坚持了13年”。
一份源于圆一个小梦想的初心,引发了无数微光的聚集,成为爱心的火炬,年复一年的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