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风采

纪念民建会员楷模赵蓉同志

信息来源:朱连宝   发布时间:2018-09-12   浏览次数:2586

今年是赵蓉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民建会员的楷模,民建的优秀妇女代表。

赵蓉同志在她极富传奇的人生道路上,用坚定的信念和毕生奋斗的精神,努力实践了民建人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和对中国共产党无比信任、无比热爱之情。我们追忆赵蓉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学习她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对赵蓉同志的了解是在2015年编辑民建武昌区大型史书《风雨同舟》时,在这过程中与厉宗煌先生和厉琥玲大姐接触比较多,谈的也比较深。也因为这种关系我们交往就更多了起来。

赵蓉家祖籍在江苏淮阴,因淮河经常泛滥成灾,她的祖父把家迁往了南京,在南京白下路开办恒来旅馆。赵家是书香门第,爷爷文静高雅,沉默寡言,但不善经营,所以旅馆生意清淡仅能维生计而已。赵蓉的父亲18岁时,依父母之命与家住淮阴的母亲成婚,婚后继续在北京读书,并让母亲去南京女中读书,直到191897日赵蓉出生,赵蓉的父亲毕业后才回到南京,不久便患有肺病卧床不起,于19273月去世年仅27岁。

由于父亲的早逝赵蓉十分懂事,不满十岁的她默默地分担母亲难表的伤痛,在困境中和母亲一起支撑这个家庭。赵蓉的母亲没有读什么书,却一心要让子女读书成才,省吃俭用也要让子女们读书。赵蓉自小就帮母亲分忧,嘱咐弟妹们要听妈妈的话,并关心他们的学习。弟妹们都尊敬她听她的话。她对母亲尽其孝心常常为妈妈午睡打扇。对弟妹们关怀备至,晚上为他们摇扇子驱蚊。从不与弟妹们争吵,弟妹犯了有过错,自己下跪被母亲责罚后还要求母亲不要再打弟妹。

1937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进攻华北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到处奸淫掳掠,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813日敌机轰炸上海后第二天又轰炸了南京,当天晚上赵蓉一家老小七人随同母亲去了当涂避难。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赵蓉与母亲带着全家外逃,经过千辛万苦由安庆逃到蚌埠,再由从蚌埠逃到了汉口,总算保住了性命。

国难当头,赵蓉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她参加了抗日干部训练团(简称干部训练团)。在干训团受训后她转移到重庆,参加了由宋美龄委员长领导的妇女指导委员会干训班,受训一月后被分配到重庆裕华纱厂任工作队长。她积极组织工人识字、宣传抗日、组织军训等。她想方设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使厂里生产大有起色。

19439月,经同乡蔡大付介绍,赵蓉与厉无咎认识了,厉无咎是当时申新纱厂的经理,在工商界、金融界享有很高声誉。赵蓉与厉无咎一见钟情,俩人便于1944101日结婚。1945年抗战胜利后,厉无咎时为武汉市申新纱厂经理。1946年初赵蓉把母亲和弟妹们送回南京后才举家迁到了武汉。

新中国成立后,赵蓉响应党的号召,满怀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用毕生的精力支持丈夫厉无咎的事业,怀着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纯真感情,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各种社会活动,听从组织的安排,以党外妇女积极分子身份积极参与武汉市工商界、民主党派的活动。

19564月,赵蓉参加了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工商业者家属和女工商业者代表会议及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全国首届人大代表普选中,她被选为江岸区和市人民代表;曾先后被推选为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妇女组副组长,曾任民建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工商联合会(简称两会)妇委会委员,湖北省、武汉市和江岸区两会妇委会副主任等。

1956125日,民建中央在北京召开工商界家属工作汇报会,赵蓉列席了全国工商业者家属和女工商业者代表会议。42日,毛主席接见了与会全体代表及港澳工商业妇女观光团,赵蓉等四位武汉姐妹极受鼓舞终生难忘。

1957年,厉无咎被错划为右派,赵蓉也受到株连被划为右派。从此,他们夫妇历经20多年坎坷困苦。1966年“文革”市民建组织和广大成员经受了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赵蓉和她的姐妹们一起,以对国家、对党、对统一战线永不泯灭的坚强信念,以顽强的毅力,挺过了十年浩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诺言。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那么,赵蓉的人生之书,就是一部色彩瑰丽的书,一部奋斗不止的书。从赵蓉同志身上我受益匪浅。今天,当我再一次去追思她绚烂的一生,不仅又多了一份景仰,更多了一份收获。

19788月,市民建妇女委员会成立,此时的赵蓉同志已是一位年过花甲之人,但她仍然积极参加市委会的“花甲献余热 鹤发育童心”的活动。赵蓉和她的姐妹们包粽子义卖;发动妇委会大姐们制作童装;春节在民众乐园举办京剧义演。义卖、义演所获经费一部分捐献给了市、区妇联组织和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给街道幼儿园置办风琴、电扇、桌椅、餐具、玩具童装等,其余的慰问弱智儿童,到劳教所看望失足青年等。

赵蓉和她的同伴们积极创办幼儿园,其中,康健秋义务办园长达9年。1985年至1989年妇委会在街道、工厂、郊县和医院,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即“三优教育”活动,演讲90余场听众近万人。 

1985年,67岁的赵蓉不辞辛苦收集资料编写两册七大类的《少年儿童暑期活动教材》。戴礼国、李良玉等人负责绘制100多幅挂图,她们不畏天寒、酷暑奔波在武汉三镇和郊县,宜昌等地。这项活动前后共演讲180余场,近2万人听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1993523日,厉无咎同志在深圳辞世,赵蓉被小女儿接到美国。但赵蓉心念祖国、情系武汉,她在美国的图书馆查阅中国和汉口民族工业历史资料,探访知情的朋友写下笔录,做了大量文字工作,准备为20世纪上半叶武汉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留下一些翔实的史料。 

1994年,赵蓉迫不及待地返回武汉,立即向市政协和市民建报到,并表示了自己的愿望。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的胡照洲同志委托“落实政策办公室”向市文史馆推荐赵蓉参加文史工作。自1949年服从党的安排,在党外义务为党工作,一直没有公职,从未领取过工资的赵蓉于1995年初“参加革命工作”,成为国家干部,任职市文史馆馆员。这在当年并不算什么大事,但夕阳映照下的赵蓉甚感欣慰。她觉得这是她在人世间最后时光获得的一种认可、一份迟到但弥足珍重的认可!

1995521日,赵蓉同志在武汉去世,享年77岁。赵蓉与厉无咎是一对“举案齐眉”、同甘共苦的模范夫妻,她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永远不泯的信念,将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我们的心里,长驻我们心中。

只有经历过寒冬,才知太阳的温暖;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芝兰的芬芳。在赵蓉身上娴静从容的优雅气质与坚韧不屈的品质凝聚在一起,她是一位优秀的民建会员,是民建妇女的光辉典范。

斯人已逝,德馨长存。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民建楷模赵蓉,学习她爱国,爱党,爱会,把一生奉献给民建的事业;学习她始终不渝,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学习她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我们要以民建前辈为榜样,坚定信念,努力拚搏,双岗建功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的应有贡献。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武昌区原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