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第八届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8年4月20日民建湖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郭跃进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2017年,民建中央和各省级组织顺利完成换届,标志着民建事业在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一年来,在民建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民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建设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会的首要政治任务,省委会领导班子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集骨干会员集体收看中共十九大开幕式并作动员讲话,十九大闭幕后于2017年11月20日迅速组织召开了学习研讨中共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开辟学习专栏共征集学习心得320篇,每次主委会、常委会均安排专题学习和研讨,以此深刻领会中共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同时,以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继续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和“两学一跟”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骨干会员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和毛泽东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赴省档案馆参观中共十九大精神图片展并举办2期学习交流会,精心组织参与民建中央举办的主题征文活动并有6篇征文获奖。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会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巩固“一刊一网一报”新闻宣传阵地建设成果。2017年3月30日召开全省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全年工作重点。2017年12月3日至6日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加强对全省新闻通讯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一刊一网一报”编撰水平。全年编印《湖北民讯》6期、刊登稿件415篇,网站累计登载各类稿件1034篇,手机周报发送信息488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向民建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和各主流媒体报送稿件,据不完全统计,主流媒体刊发有关湖北民建及民建会员的信息达854篇。省委会获民建中央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扎实推进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2017年全省完成理论课题成果50篇,报送民建中央48篇,报送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5篇,获民建中央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获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省委会获民建中央理论研究优秀单位奖。
(二)以省级组织换届为重点,稳步推进组织建设
圆满完成省级组织换届工作。2017年年初即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组织各部室整理编印湖北民建五年成果展套书,全面总结七届委员会各项工作。配合民建中央、省委统战部做好三方协商、人选考察和确定人事方案等工作。2017年5月31日至6月2日,顺利召开民建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换届后,第一时间修订下发了《会内工作联系制度》,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分工联系机制,顺利实现了人事更替和政治交接。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会内人才队伍建设,换届伊始即召开主委会专题研究,并于八届三次常委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人才培养的意见》,对未来五年会员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规划,探索创新会内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进一步巩固组织建设成果,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做好培训和推荐工作。全年推荐9名骨干会员参加中央社院和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培训班,组织全省20多名专干参加省委会举办的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积极配合做好民建中央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考察工作,经选举湖北民建当选中央十一届委员会委员5名(暂空缺1名,待届中增补,较上届减少1名),其中常委2名,较上届增加1名。
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截至2018年3月,全省会员总数6925人,会员平均年龄52.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会员占83.9%,经济界会员占79.3%,企业界会员占61.8%。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会员有1030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3名,省人大代表12名,省政协委员39名),担任政府司法部门县处级以上职务的会员有85人(副厅以上13人,其中正厅3人)。
会内监督机制日臻完善。监督委员会在省级组织换届过程中加强监督,严肃会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并与省委会同步完成了换届。换届后,监督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结合会情对有关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积极探索市级组织会内监督工作,力求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聚焦点,着力提高参政履职水平
各项专题调研工作扎实有效。围绕民建中央重点课题,积极探索会内纵向联动和横向联合调研模式,联合广东、上海调研组在鄂开展调研,形成25份调研成果报送民建中央。围绕省政协常委会、常委专题协商会和月度协商会调研任务,就“创新驱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技能人才培养、中医药发展”等专题开展调研,提交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战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培育新动能的政策建议》等大会发言。围绕中共湖北省委“双月座谈会”课题认真开展调研,形成了《推动湖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的研究与建议》《加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主旨和专题发言。
提案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1月,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民建湖北省委提交集体提案20件,大会发言1篇、联组发言1篇,民建会员中省政协委员提交个人提案共20余件。其中集体提案《关于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决战全面小康的建议》由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亲自督办,集体提案《加快推进湖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由省政协副主席许克振督办,《关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建议》等3篇成果被民建中央集体提案采用。
民主监督深入推进。 围绕省政协年度重点课题《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监督性调研》,由省委会主要领导率队赴恩施州巴东县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监督性调研,形成了《巴东县精准扶贫脱贫监督调研报告》,该报告主要建议被省政协采纳并获得省长王晓东和常务副省长黄楚平的批示。围绕“异地搬迁扶贫”和“低保兜底政策落实情况”两个课题,开展对口咸宁市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先后赴通城、通山两县深入调研,并按要求向省委统战部提交了监督报告。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果显著。为切实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2017年12月3日至6日举办了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班,加强对专干和信息员的业务指导。全年共征集社情民意稿件1152篇,省委会采用961篇,全国政协采用2篇,中央统战部采用2篇,民建中央采用10篇,省政协采用92篇,省委统战部采用6篇。省委会荣获民建中央2017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三等奖、2017年度全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和2017年度全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三名基层会员经省委会推荐分别被评为民建中央、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专委会作用充分发挥。为充分发挥专委会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专委会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组建11个专委会(新增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会),成员共计298人。全年组织专委会成员开展专题调研7次,完成11篇高质量发言材料并提交各类协商类会议。协助文化委员会和民建武大委员会共同举办 “民建珞珈讲坛”,积极探索专委会参政议政优势领域,努力打造参政议政工作品牌。
(四)以务求实效为落脚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再次选派3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村驻点扶贫。工作队在驻点村开展了“春季攻势”督导调研和“扶贫日”主题活动,向新建成的油榨小学捐赠了图书、书包等学习用品;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光伏发电站累计发电3万多度,火龙果基地年收入近30万元;累计捐资30余万元购置环卫设施、修建村文化广场,给村民营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省民建被评为咸宁片区优秀工作队,并获省委省政府评选的省驻村工作队工作突出支持单位称号。
大力推动“思源工程”。积极推进“思源助学”和“思源救护”项目。2017年,省委会赴部分市(州)走访调研,与当地企业家会员联络座谈,积极争取地方力量共同推动思源项目,全年新增5个思源生态教育移民班,为贫困地区争取救护车35台。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办思源生态教育移民班22个(其中12个班已经毕业),资助学生1110名,落实助学资金666万元。全省24个国家级贫困县获赠救护车62台,实现我省国贫县全覆盖。
有效服务会内企业。努力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组织7名企业家参加了 “一带一路”巴基斯坦商务考察活动,组织6名企业家参加了 “2017(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组织湖北团和武汉团共计45名企业家参加了“中国(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加强省内外企业界会员间的沟通联络,组织民建武汉市部分会员赴河南信阳市参观考察,以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开展百家企业走访活动。坚持办好行业交流会,组织来自各市州的60多名企业家会员参加企业股权交易培训暨金融服务企业交流会。
(五)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一是圆满高效完成各项会务工作。机关在换届年会务工作繁重而人手相当紧缺的情况下,狠抓作风建设,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全年顺利完成代表大会、三次全委会、五次常委会、七次主委会、专委会换届大会及全省新闻通讯员和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班等会务工作任务。二是健全机关规章制度。补充和修订机关各项工作制度60余项,加强考勤管理,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工作台账,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实行“政务、会务、财务”三公开。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年轻干部能力提升。通过驻村扶贫、参加培训、服务大型会议、春秋两季学习交流会等形式,着力培养年轻干部“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能力,加强机关与基层及会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
各位委员,一年来,在民建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在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共同努力,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在此,我代表民建省委向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思想教育联系实际不够,组织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后备干部储备不够充分,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不够强,社会服务工作方式有待创新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一年。民建省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民建十一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一、思想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结合会章、会史和会的优良传统学习,继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和“两学一跟”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纪念响应“五一”口号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法,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阵地建设,扩大民建社会影响力。围绕民建中央2018年度重点理论研究课题和十三届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的主题开展理论研究工作。
二、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民建湖北省委关于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人才培养的意见》精神,组织力量赴各地开展调研,适时召开市级组织主委座谈会,促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深入部分基层组织开展调研,检查督导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落实情况,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适时召开省直属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选派符合条件的骨干会员参加民建中央、中央社院、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适时举办省委委员培训班和省直新会员培训班。按照新一届民建中央监督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健全会内监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市级组织联络员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成立监督委员会,增强会内监督实效。
三、参政议政
修订并出台《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参政议政调研课题管理办法》《提案工作条例》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彰办法》等制度,强化参政议政体系建设。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六个强省”建设和“三大攻坚战”,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做好协商建言和“两会”提案工作。积极承接并配合民建中央完成主席、副主席牵头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做好会中央春、秋两季课题征选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拓宽信息渠道,培育“信息大户”,努力提高信息质量和采用率。切实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专委会主任会议,适时举办专委会主任培训班。发挥好会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督员的作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四、社会服务
组派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推进火龙果种植等项目,打牢产业扶贫基础,积极开展“春季攻势”和“扶贫日”活动,不断巩固驻点村脱贫出列成效。继续推进 “思源生态教育移民班”项目,争取更多思源救护项目落户我省,积极争取地方力量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健全社会服务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搭建三大平台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建华课堂”为平台助力会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行业交流会为平台促进会内相同或相近行业间的交流合作,以省企业委员会百家企业走访活动为平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服务内生动力。
五、机关建设
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出台《湖北民建规章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和办事,实行“政务、会务、财务”三公开,全面落实“严、细、实”工作要求。不断改善学风、文风和会风,形成并保持“尽早谋划不慌,雷厉风行不拖,联系实际不虚,反复督办不误”的良好工作作风,强化机关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指导基层的各项举措,全面提升机关效能。充实机关干部队伍,继续举办春秋两季学习交流会,并通过驻村、挂职、轮岗、培训等方式促进干部成长。建设“民主、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机关文化,着力打造“会员之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民建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合作初心,积极履职尽责,为我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