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政议政 调研活动

民建大冶总支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专题调研

信息来源:民建大冶市总支 章德权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134

 424日,民建大冶总支调研组赴陈贵镇瑞云堂国医馆,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探访、非遗传承人访谈、专题研讨等形式,为中医药活态传承"把脉开方"

在悬挂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祖训的百年药柜前,调研组目睹了"九蒸九晒"古法炮制工艺的全流程。传承人现场演示的打粉、炼蜜、制丸等传统技法,展现出中医药"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制药哲学。传承人介绍,瑞云堂完整保存着1930年开业时的青花药碾、锡制药罐等文物,至今沿用"一方一签"手写药方传统。

在中医药标本展示区,调研组被独具匠心的设计所震撼:地黄、当归等常见药材与鹿茸、川贝等珍稀药材标本相映成趣,配以白纸黑字的性味归经说明,构建出沉浸式中医药文化空间。斑驳的捣药钵、铁碾等器具,在传承人手中仍焕发着生机,仿佛诉说着"神农采药"的千年传奇。馆内珍藏的百岁老中医张瑞云手稿,更成为研究近代中医药发展的珍贵史料。

调研发现,大冶现存传统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5岁,全市公认名老中医仅存192岁长者。针对中医药人才断层、古法炮制成本高企等现实困境,调研组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一是坚持理论创新与科研融合建议搭建数字中医体质平台,运用AI算法解析"四诊合参"机理,开发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二是构建多元传播体系设计中医药文化研学路线,开发VR炮制体验系统,打造"中药盲盒"等文创产品;三是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推动"五禽戏进校园"工程,实施民间中医师认证制度,设立青年传承人孵化基金;四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区建设,完善医保政策支持体系,建立道地药材溯源机制。

调研组组长、民建大冶总支副主委段佳兴表示,将形成专项提案报送市政协,推动设立市级中医药非遗保护中心,筹建中医药文化数字博物馆。此次调研成果将为制定《大冶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纲要》提供重要参考。

民建大冶总支将持续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系列深度调研助力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