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建要闻

韩民春: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推动湖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韩民春   发布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226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擘画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对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和实践的统一性

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理论上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而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则既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又是实现的路径方法。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结合,深深扎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任务。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建设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特别是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构建统一、高效的全国性大市场,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区域间的分割,提升市场流通和交易的效率,降低成本,畅通国内大循环,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才能充分显现,也才能更好地吸引国际市场的高级资源要素融入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要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强化要素资源整合创新和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

统一大市场是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市场间商品和要素能够按照市场化运行机制配置调节,在各行业、各地区间自由地、无障碍地流通、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市场封锁、地方保护等现象基本消除,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是统一市场规则,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内部相互开放,充分竞争,从而实现市场竞争有序发展。因此,湖北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就必须全面审视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因素。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通过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其内涵的重点在于“国内”以及“大循环”。湖北需要充分挖掘本省的内需潜力,激发内需动力,打造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一极。“大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畅通,湖北得天居中,在全国经济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因此,如果能使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和各区域之间的循环畅通、要素配置优化,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湖北就能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对湖北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几点思考

1. 依法推进统一市场构建,形成公平竞争性环境

统一大市场的构建需要优先解决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行业、企业的垄断问题。首先要完善或制定有关法规,加大市场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法规监督的效力。其次,全国范围梳理市场流通监管环节,实行标准化,杜绝地方各自为政形成制度性的梗阻,有效突破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壁垒;三是加快招投标法规的改革,解决“灰犀牛”性质的不公平竞争问题,攻克各地招投标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隐形壁垒难题。

2. 加快完善现代化流通体系

湖北在全国大市场中的这一区位优势在当前高铁和航空时代,仍然没有改变。但是,要能在当前“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继续发挥“九省通衢”的特殊作用,就必须在现代化流通体系上有进一步突破。  

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最牢固的实体枢纽支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铁、水和空并行的现代化立体综合物流体系现代化水平。二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的毛细血管网。加强农村配送网络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三是通过供应链现代化改造,提升农产品的消费能力,形成对大循环更有力的驱动。加快提高农产品流通配送能力,加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投入,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推动冷链物流上下游有机联结,提升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四是建设数字化物流供应链中心,形成大市场与大循环协调推进的机制。以数字化、信息化促进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成融合,提高流通效率,深度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

3. 通过乡村振兴,提升湖北农村消费力,为大循环增添新动力

首先,在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上下功夫。一是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落地,尽快让宅基地、耕地的使用权能入市交易,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而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化、特色化、标准化农业产业,集合当地资源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在壮大产业的同时解决当地农民的就地就业问题。三是推动农村多元化经济发展,加强三产融合,加快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多元化合作,将农民输送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的工作岗位上,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其次,提升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一是要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增加更加符合农村人口消费需求的高质量消费产品,利用家电下乡,加大智能家电等新型消费品的供给。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补齐农村消费升级短板,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二是学习先进地区经验,通过财政补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投放消费券的形式,以少量资金激活消费市场,激发农村人口的消费热情。不断倡导提升消费品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让农村人口更好的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三是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研究政策,制定城市反哺农村的定向优惠措施,营造消费环境,激发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

(作者系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