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建要闻

李燕萍: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为夯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基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李燕萍   发布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3563

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思想深邃、气势恢宏,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章节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战略感触尤深,现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教育、科技、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

中共二十大报告以独立章节特别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规律、当今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关键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体现出党的创新理论和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历史上,世界科学中心的更迭,国家经济持续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持续向好等,都与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能力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三个“第一”,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的深刻把握,将有效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

创造力和创新力是世界强国的关键要素,创造力、创新力既蕴涵于人才又依赖于人才,而人才涌现和培养来自教育培训。报告指明,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路径包括:一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特别要重视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二是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营造环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三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是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二、湖北要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近十年来,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39.8万人。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虽然,我国科技人才规模不小,但是在人才结构、人才水平方面还有不足,特别是拔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不足。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湖北作为中部科教强省,据2022年5月数据统计,人才资源总量达911.5万人,“两院”院士81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拥有各类高校129所,在校本专科生161.7万人,居全国第6;在学研究生17.87万人,居全国第4;此外,有科研机构368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高新技术企业14560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党中央对湖北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寄予了深切厚望。湖北应充分发挥科教、人才等比较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5年内集聚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湖北省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人才工作,力争打造三个层次人才创新发展平台(即创建武汉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支持襄阳、宜昌建设区域性人才创新发展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构建五个工作体系(即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以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为重点的队伍建设体系;构筑涵盖学科教育、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服务的赋能平台体系;完善识才、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强化团结引领、解除后顾之忧、营造文化氛围、加强精神激励的服务保障体系);实施七大工程(即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提能工程、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领航工程、人才培养强基工程、高层次人才延揽工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八项改革”工程、产才融合发展“六个一”工程、人才发展生态“四个优化”工程),形成人才强省建设路径支撑。目标十分明确,规划十分清晰,更需要我们凝聚各方力量有力推进,有效落实。

三、立足岗位,努力为我省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献计出力

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和高校科研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中,深刻领会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要义,也深感在推进这一战略实施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

立足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岗位,我们要紧紧把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培养一流人才,为国家输送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宏伟目标,从实际出发,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用心耕耘,奋力创造科技进步新成绩,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担当党派参政议政民主协商职责,我们要紧紧围绕高标准打造人才创新发展平台、高效率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培养集聚科技创新主力军、高层次参与国际人才交流、高水平开展人才自主培养等主要目标,切实就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效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加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打通高校和企业壁垒,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等重要课题,深入调研、深入思考,多建有用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我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副主委,民建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委)